美国高额保证金飞涨!李在明巧破特朗普策略,中国捡到大便宜
全球贸易圈突然沸腾啦!韩国和美方刚刚签署的新贸易协议里藏着“反转大招”,特朗普曾死撑着让韩国一次性拿出3500亿美元现金来换取更低的关税,没想到居然被巧妙地避开了。
更过瘾的是,消息一公布,韩国的汽车厂商立马欢呼起来,现代汽车的盘后股价狂飙了13%,这波操作真是把外头的人都看呆了。
这事儿得从双方的核心较量说起。一开始美国摆出姿态,韩国要想拿到15%的汽车关税优惠,就得先交3500亿美元的“保证金”,这个条件把韩国压得够呛。
毕竟要一次性拿出这么庞大的现金,韩国外汇市场肯定得乱成一锅粥。幸好最后谈妥的办法变通了,把那3500亿拆分成了几个投资方案,其中2000亿是直接用现金投入,剩下的1500亿则专门用于“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”(MASGA)这个项目的资金支持。
最主要的是,这笔钱可不是说给就给的。韩国和美国达成的协议中,2000亿的现金投资每年的拨款最高只能到200亿,而且这些钱会分阶段用非市场化的方式支付,协议的有效期一直到2029年1月。
更让人觉得贴心的是,如果外汇市场遇到动荡,韩国还能要求调整支付的时间和金额。韩国总统国家政策室主任金容范表示,凭这个条款,他们的协议比日本和美国签的还要划算。
协议中关于风险控制的部分安排得挺详细。即将签订的谅解备忘录里也写得很明白,韩国可以提前评估项目的盈利潜力,这样就能更好地避免亏损,还能确保收回投资的资金。
关于利润分配,这块也有明确的规定。在本金和利息还清之前,双方按五五比例分享利润。要是20年内大概率还不完,条款还能进行调整,灵活应对这种情况。
关于那1500亿的MASGA资金呢,不能直接发现金,而是用做贷款的方式,比如帮造船行业搞点长期融资或者提供贷款担保啥的。
两国还特别成立了个新委员会,专门负责资金怎么用,由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和美国商务部长一块儿带头。对韩国车企来说,这真算得上是一根“救命稻草”。
得说嘛,虽然到了七月底那会儿,双方已经有了个初步协议,但现代和起亚还是得缴25%的高关税,一直没清楚。
就拿现代Avante这个型号来说吧,25%的关税把价格推到2.76万美元,比那些享受15%关税的丰田卡罗拉贵了差不多1520美元,没办法,只能自己肉疼点儿,挤出点利润来维持市场。
数据显示,要是这25%的关税一直保持不变,现代每年得亏6万亿韩元(差不多43亿美元),起亚也得亏4万亿韩元。
光是今年第二季度,两家就亏了1.6万亿韩元,原本预计到了第三季度亏损会提升到2.5万亿韩元。现在关税降到15%,和丰田、大众这些对手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,车企算是轻松不少了。
现代汽车的盘后股价直接飙到283500韩元,涨了13%,起亚也跟着上涨了10%。现代很快发表声明,感谢政府在谈判中的努力,表示接下来会着重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创新,尽可能地降低关税带来的影响。
只是,这协议的落实也没那么顺顺利利。九月份的时候,有消息传出来说,因为美国已经提前给日本降了关税,韩国车企盯着自己还没落实的15%税率,急得团团转,担心市场被日本车占了去。
毕竟从今年3月到8月,韩国对美汽车出口已经连续6个月在下降,8月份的降幅甚至达到15.2%,而美国市场又占了韩国汽车出口的四成左右。幸好这次协议的细节敲定了,算是让局势稍微稳了点。
韩美这次贸易商谈,把“一次性付款”变成“分期投入”,一方面满足了美方的要求,另一方面也给韩国留了点缓冲的空间。
李在明一边强调韩美联盟的重要性,一边也没有放弃和中国合作的可能,甚至在去美国的时候,也同时派了代表团去中国走了一趟。
这种调和的外交手法,为中韩之后在贸易和产业等方面更深层次的合作留下了空间,而这恰恰是特朗普想要断绝的“中间路线”。他的失败让中国得以继续保持与韩国的健康经贸交流。
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,关税的降低明显减轻了亏损的负担,股价上涨也成为最直观的反映。归根结底,在贸易谈判中偶尔表现出一些灵活应变,常常能够带来双赢的结局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