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
莫迪未出席,印度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恩怨情仇!

发布日期:2025-11-22 06:35    点击次数:92

亚太经合组织(APEC)第32届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正在韩国庆州举行。

备受关注的重头戏终于落幕,特朗普也已经返回了美国。

对于东道主韩国来说,这次APEC会议算是顺利举行了,只不过少了特朗普的大合影,让韩国觉得挺遗憾的。

印度对这次APEC的感受真是五味杂陈,挺复杂的。

《今日印度》、NDTV(新德里电视台)这些印度媒体都投入了不少篇幅,详细报道了APEC相关的内容。

它们一边抱怨中美“停战”之后,印度成了美国关税战最大的受害者(50%);一边又期待在APEC这个国际舞台上一展身手。

关税的问题,主要是因为印度手里没有底牌,不能拿牛粪去硬碰美国。

要想让美国降低关税,印度唯一的办法就是答应美国的条件,停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。

可是,这个问题让印度没法直接说“是”还是“不是”,所以,莫迪就干脆选择了躲避。

他既没有出席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东盟峰会,也没有参加在韩国举办的APEC峰会,而是跑到了不丹,意思是想展示自己在忙着处理国际事务。

有人说,印度本来就不是APEC成员,莫迪没去韩国这事也就挺合理的。

不过,这两事可不一样,非APEC成员,还是有机会参加APEC当天会晤的。

至于莫迪,他是不是特别在意自己是不是某个组织的成员,这事儿倒挺难说的。

莫迪没有答应韩国的邀请,主要是因为一见到特朗普,他就没法当场回应俄罗斯石油方面的问题。

还有呀,印度对APEC这个事儿,心里头其实挺怪的。

比方说,2014年11月5号,APEC峰会在北京举行,咱们中国邀请了印度,但莫迪在临门一脚时放了这次机会。

原因很简单,印度不是APEC成员,所以莫迪这次就不参加北京的峰会了。至于他会在12月单独去中国访问。

挺搞笑的,不是说G7峰会,莫迪不是一喊就赶过去,一到就打电话吗?可现在印度也没变成G8啊。

喜欢到处显摆的印度啊,怎么对APEC这么较真呢?它已经几次在临门一脚时退出,真是让人琢磨不透。

得聊聊印度和APEC之间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恩怨情仇了。

那种又想占便宜又怕吃亏的印度人,总是左右为难,真是让人头疼。

大家都知道,阿三挺爱占点小便宜,但又特别怕被别人占了便宜,这事儿真让人哭笑不得。

就是这种怪怪的心态,把印度一直卡在了APEC的大门口转不开。

到现在为止,APEC一共有21个经济体。

如果印度自2014年开始来到北京参加APEC会议,那它就算是观察员身份。再过几年,估计还能转正式成员。

不过,印度一直觉得自己有资格跳过观察员,直接变成正式成员,因为它是最早递交申请的经济体之一。

APEC大家都知道,它其实就是一个由环绕太平洋的国家和地区组成的组织嘛。

一开始,是由美国推动成立的那个时期,正好赶上苏联动荡不安的时候,美国变成了唯一的超级大国。

美国心里打的小算盘噼里啪啦响,它想着组建个把竞争对手欧洲挤出局的经济合作团体。

亚太地区的发展潜力超级大,要真搞个由美国牵头的经贸组织,怕是能给日本的经济扩张捣乱,限制它的发展空间。

于是,美国就暗示澳大利亚总理霍克提议成立一个亚太经贸合作机制。

其实,美国藏在幕后,主要是为了避免惹得欧洲不高兴,这个组织的入门标准就是“环太平洋经济体”。

澳大利亚提出建议之后,加拿大、韩国、新西兰以及东盟六个国家陆续回应,日本也不得不表达了欢迎态度。

1989年11月5到7号,美國、加拿大、日本、澳大利亞、韓國、新加坡和東盟的六個國家貿易部長在堪培拉聚集,宣布成立亞太經濟合作組織(Asia-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,APEC)。

但鉴于苏联还没有解体,为了不激起对方的敏感,美国把APEC塑造成一个“非约束性”的开放合作平台,强调它主要是“非正式”的性质。

所以到现在为止,APEC峰会依然被称作“领导人非正式会晤”,有时候参加的嘉宾还得穿上东道主的传统服装,场面挺有特色。

中国和印度差不多是在同一时间递交了加入APEC的申请。到1991年,APEC第一次扩大成员时,中国大陆、中国香港(那时候还没回归)和中国台北都顺利加入了。

印度的申请被驳回,挺让他们吃惊的,心想凭啥啊?

美国方面表示,印度的地理位置跟组织的定位不符合,因为印度并不属于太平洋沿岸国家。

接着,印度就在是否算“环太平洋国家”这事儿上做起了争论,大家对他们的看法都挺同情、理解的。

1993年,APEC第一次峰会在美国的西雅图举行,不过印度再次提出加入的请求,似乎没有被列入讨论的议题里。

1997年,APEC会议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,宣布开启新一轮成员扩展。

俄罗斯和越南之类的国家顺利获批,可是印度这次又被挡在门外了。

印度气得不行,这次可是做足了功夫,还拉上巴基斯坦、孟加拉国、斯里兰卡一起凑热闹,结果还被拒了。

结果它们全部都被拒了,原因也是一样——“不是环太平洋国家”。

巴基斯坦这三国倒是没啥大关系,倒是印度觉得是不是有人在刻意盯着它搞事?

说印度是“非环太平洋国家”,只是表面说辞,真正原因是:

一、APEC的核心目标是推动自由贸易,所有成员都得加大对外市场的开放力度。

印度一直采取贸易保护措施,平均关税高达30%,大概是APEC平均水平的三倍,属于比较封闭的经济体。如果加入,估计会变成一个负担。

第二,印度被美国视为遏制中国的一个筹码,最好在APEC范围之外发挥其作用。

因为APEC是美国推动成立并由其主导运作的,规则也更贴合美国的利益,所以没必要让印度进去添乱。

中国虽然愿意让印度进入亚太经济圈,但心里还是打鼓,怕印度加入后会跟自己抢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。

APEC采用的决策方式是“统一同意”,成员们都拥有“一票否决权”。

一直自诩“人缘佳”的印度,在关键时刻可是“靠不住”。1997年,反对印度的票数还不少,比起印度,它的人缘居然还比越南差。

让印度更加难过的是,温哥华会议上还定下了“未来十年不再扩充成员”的决定。

这“缺德”主意是谁出的,不太清楚,反正是早点搭上的人把车门给焊死了。

印度觉得情况有点不对,便去找美国要求补票,不过美国那态度可没表现得很积极。

由于当时印度的经济总量只占中国的三分之一,再加上市场缺乏活力,啥也干不给力,放进来基本上就是“鸡肋”。

特朗普不久前不是说过,“印度是一个死亡经济体”,大概也就是说,美国对印度的真实评价吧。

印度沉寂了十年,到了2008年,APEC的大门再次敞开了。

就在这个时候,美国又推出了TPP(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),因为它看到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比预期还要快,想着搞个小圈子把中国挡在外面,想淡化APEC的影响力。

TPP把橄榄枝递交给了印度,印度也在犹豫不决,拿不定主意。

TPP谈了挺久的,到了2013年,印度人民党赢了选举,莫迪就上台了。随后,美国和日本挺热情地拉着印度加入TPP,意在围堵中国。

印度下定决心要跟TPP谈,不再去申请APEC了。哼,以前你对我漠不关心,现在想高攀我,是不可能的。

2014年的时候,莫迪拒绝去了北京参加APEC峰会。

也就是说,印度不太在意以观察员身份等待正式成员资格这事儿,倒不是这个原因,真正让它这么想的是觉得自己能加入那个高大上的TPP了。

到了2016年10月,特朗普和希拉里这俩候选人,轮番站出来就扫了TPP的兴头,公开反对啊。

2017年一开年,特朗普一声令下就退出了TPP,群主都退群了,这以后还能玩啥玩意儿呢?

英国主动找到中国,邀请它加入TPP,这真是挺逗的——原本想把中国排除在外的群,竟然还让中国来当群主,真是个黑色幽默。

看到TPP快散了,印度可算是挺难堪的,局面真是挺尴尬。

莫迪还打算加入APEC,只不过印度的政界和媒体都不太看好这个观察员变正式成员的事。

因此,莫迪打算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关系,不过这还算是间接地促进与中国的贸易往来。

这会儿,印度又多了个新选择——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CEP)。

这算是亚洲国家经贸合作的新篇章,搞得把美国给排除在外了。

RCEP本来是主动邀请印度加入的,结果印度一直在装大牌,好像大家都在看它的面子似的。

日本那边拼命劝印度加入,主要是怕RCEP被中国拿下,弄得自己有点被边缘化。安倍三晋也跟印度好言相劝,别想太多了,得接受这个现实。

印度可是死硬派,根本不听劝,感觉自己就像被盯着的肉一样,哪能轻易接受别人的建议。

印度的媒体一通发声,说了不少不加入RCEP的理由,什么对华贸易逆差还会继续扩大啊,关税主权会被侵蚀啦,东南亚的低价货品会大量涌入印度啦,还有的说加入有利于“一带一路”……

2022年1月1日,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CEP)正式执行,而印度还是坚持不加入的态度。

在APEC里啊,虽然反对印度的票数已经几乎没有了,但成员们的平均关税已经降低到5%(不算特朗普时期加的那些高关税),印度觉得挺难接受的。

其实,哪怕是个经贸组织,也都各有利弊,这世界上根本没有那种“只占便宜,不需要付出”的组织存在。

阿三偏偏有那种“不占便宜,就是吃亏”的这个基因。

因此,APEC、TPP、RCEP这三个组织,印度老是拿不定主意,犹豫不决,反反复复转了好一阵子,折腾了这些年,最终一个都没入伙。

实质上嘛,其实是印度的一些利益集团,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,拒绝融入全球经济。一关门,它们的商品再差,也有人会买账。

不过呢,人民党和国大党又少不了这些利益集团的资金支持,所以啊,印度政府就白白错失了这么多好机会。

印度和APEC之间的恩怨心结,背后其实反映出的是印度那份狭隘的视野和狭窄的胸襟。

要是中国也怕和别人比拼,又怎么能推动经济快速发展、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呢?

美国象征着过去的时代,而中国则代表着崭新的未来。

旧的没走,新的就难以到来。

印度啊,就让它一直赢着呗!



上一篇:刘晓庆坦言遗产全捐电影,不留给外甥难怪姐妹缘断?
下一篇:美国高额保证金飞涨!李在明巧破特朗普策略,中国捡到大便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