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
南京六旬阿姨哭晕!24万定期存单放家中,竟被人远程转走,银行回应真气人

发布日期:2025-11-23 01:09    点击次数:63

24.4万元定期“存单”锁在家里,电话一通、人脸一刷,钱却从手机上走了,银行与监管的答复都指向“流程合规”

这不是单一的诈骗案,而是老年人与高度电子化金融之间的理解错位,任何一个环节多一句提醒,都可能改写结局

可怎么让解释真的落到位,怎么让默认选项别悄悄把风险推给最脆弱的人群,这是两个绕不开的问题

故事从一场求安心的存款开始

2024年1月6日清晨,南京的邵阿姨带着层层包好的现金,先到建设银行南京城南支行,再到工商银行南京雨花支行

她反复表达的只有一件事,必须办那种“本人拿身份证到柜台才能取”的定期

“小姑娘,这钱是救命用的,要看得见摸得着,别人的手伸不进来”

柜台递出白色纸张,她眯眼看见“定期存款”四个字,合上,叠好,回家放进铁盒上锁

她拿到的不是存单,而是“业务回单”,实际办理的是与手机银行绑定的“银行卡定期”

这点,没有在那天被真正理解

回家之后,她隔几天打开铁盒看一眼,纸还在,心就定

邻居问起,她总说,存在银行有单据,稳

转折发生在2024年10月30日下午

陌生号码打进来,自称某短视频平台客服,说她误开了自动续费,下月起每月扣298元,足足一年

她质疑,对方却能报出她身份证号后四位和小区名字,还强调取消要走“专用通道”

她翻遍手机也没找到所谓“保单订单”,心里一松,因为定期在银行,纸在家里,不到柜台就取不出

这样的“安全垫”,让警惕慢慢掉下去

诈骗不靠魔法,靠信息和流程的缝隙

接线人节奏很稳,先让她去应用商店下载“XX验证助手”,再指导她对着镜头眨眼张嘴做“身份核验”,最后以“解除银行卡绑定”为名,要求输入银行卡密码

对方以“解除绑定”为由引导其下载软件、完成人脸核验并输入银行卡密码

整个过程近40分钟,手机上没有银行异动提醒,她还道谢,说多亏提醒不然要被扣费

傍晚6点,儿子回家,听完过程当即认定不对劲,打开银行App一看,两张卡里的定期已经被转成活期并转出

报警是立刻的,但资金流向更快

到晚上,24.4万元已被转走,部分资金流向境外账户

第二天早上,建行和工行的动账短信才姗姗来迟

她捏着从铁盒里取出的那张纸,去银行问个明白

得到的解释出乎她的理解

“阿姨,这不是存单,是回单;

您办的是银行卡定期,和手机银行绑定,有密码加人脸就可以线上转出”

工行也拿出当年的业务凭证,指着签名处说她已“开通手机银行自助转账功能”

“您看,这里有您的签字,我们流程合规”

她反复强调自己当初明确要求“必须本人到柜台才能取”,可窗口这边的判断是,签字即确认,业务无误

她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投诉,想要一个边界清楚的说法

2025年6月收到的答复是“现有证据无法认定银行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存在违规,建行业务监控仅保留两个月,无法提供当时办理录像”

看似一句话定调,实则也透露出困境:证据链断在时间里,流程合规与客户理解之间仍隔着沟通的河

网上的讨论很快热起来

有人指责“回单”和“存单”傻傻分不清,柜台为什么不能再三讲明白

也有人从业多年,给出不那么好听但真实的行业压力

一位银行从业者匿名表示:“为了任务,会优先引导办理手机银行和银行卡定期,传统存单后续产品空间小、不好做指标”

这句话不代表所有网点,却揭开了某种普遍的倾向:偏向电子化,偏向可扩展,偏向更“活”的产品

那么,老年客户要的“看得见摸得着”和系统里的“电子化”,两者之间的缝隙,究竟该由谁来补?

到底怎样的确认,才能对得上“我听懂了”而不是“你讲过了”?

如果一笔与医疗相关的大额定期,默认就能通过线上改期、转出,系统是否应该弹出更强的阻断与二次核验?

也并非没有相反的案例

2025年9月4日,中信银行芜湖分行营业部用20分钟联合警方完成断网、挂失和报警,帮一位八旬老人守住800余万元存款

当时老人已按“客服”提示开启屏幕共享,转出了15万港币,正准备把余款全转走

银行判断有诈,上门核实,果断止损

流程同样合规,但更关键的是,把“多一步确认”当成了习惯

技术不是问题,默认选项才是问题

“银行卡定期”和“存单”的差别,不是术语上的“术”,而是风控的门槛

对老年客户来说,门槛低一寸,风险就高一尺

可操作的改进并不玄:高龄客户的大额定期默认关闭线上转出,需要到柜台或由专员二次确认;

重要告知不止口头,也用醒目字体在纸面写清,签字前逐条勾选;

延长业务办理监控的保存时间,出现争议时能还原现场;

柜台KPI设计少一点对电子化硬推,多一点对“解释到位”的认可

银行把“多解释一句”做成制度,远比事后道歉有用

家庭这边,也不是束手无策

子女尽量陪同办理,遇到听不懂的词,直接让柜员重说一次,必要时写在纸上留存

家里的手机只留必要应用,任何“客服”来电都挂断,回拨官方渠道确认

所有要求下载陌生应用、做“人脸验证”、索要密码或验证码的,先当诈骗看,直到从官方渠道得到反证

警方已经介入

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立案侦查,追回的难度在跨境资金的复杂链路上

邵阿姨的儿子还在联系境外反诈机构,试着把时间拉回来一点

小区里傍晚的风很温柔,母子慢慢走一圈,她还是会问那句揪心的话,钱还能回得来吗,身体要紧的时候怎么办

理性讲,这是个概率问题;

但服务讲,这是个选择问题,今天多一层保护,明天可能就少一次崩溃

这起事件提醒了两端的人:老年人的“稳”不是保守,是在自己的理解范围内寻求把握;

而金融服务的“新”如果不能被听懂,就不算完成服务

在诈骗手法不断翻新的环境里,技术要更锋利,提示要更响亮,流程要更有温度

看清楚“回单”和“存单”的差别,也看清楚系统里每一个默认选项,这比任何“忠告”都实际



上一篇:新变化,2026年法定节假日总天数增加
下一篇:美俄联手修海底隧道?普京、特朗普的这场外交试探,藏着什么棋局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