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
新疆塔里木沙漠掘深金!万米深井破亚洲纪录,中国能源版图迎巨变

发布日期:2025-11-20 14:49    点击次数:58

搁以前,想在塔里木挖油气,难如登天。地表全是滚来滚去的沙丘,地下的地质构造乱得像摔碎的盘子,要找深埋6000米以下的油气,跟在碎盘子里找珍珠没两样。更要命的是地下的高温高压,钻头钻进去跟在岩浆里干活似的,十年前打一口8000米的井,得耗上700天,差不多两年时间。可现在不一样了,最快70天就能搞定,速度翻了十倍!2024年完钻的塔科1井,更是钻到了10910米深,刷新了亚洲纪录,还在这么深的地方发现了油气,这下谁都不敢小瞧塔里木的潜力了。

如今在盆地里,8000米以上的深井早就不是新鲜事,平均钻井深度都超过8300米,超深层油气年产量更是冲到了2047万吨,占塔里木油田总产量的六成以上。为啥非要往这么深的地下钻?道理很简单,我国超深层油气资源有671亿吨当量,塔里木就占了一半,守住这儿,就是守住国家能源安全的“压舱石”。

光有闯劲可不够,还得有真本事。面对地下200摄氏度的高温、150兆帕的高压,工程师们给钻头装了“旋转导向系统”,就像给装备配了“千里眼”,一钻一个准,再也不用瞎摸索。用三维立体雕刻技术看地下断裂带,精度从30米提到15米,找油气储集空间跟开了透视似的。以前打超深井叫“十年磨一剑”,现在有了自动化智能钻机和金刚石钻头,效率天差地别,富满油田的8000米级深井,平均112天就能完钻,快的时候百天以内就搞定。

这背后离不开“众人拾柴”的力量,塔里木油田找来了12个院士团队,还面向全球“揭榜挂帅”,一起攻克了能扛住220摄氏度高温的水基钻井液这类难题。现在盆地里已经钻成了300多口8000米以上的深井,其中35口井的累计产量都突破了10万吨,妥妥的“功勋井”。水平井技术在沙漠里大规模用起来后,一口井能连通好几个油气层,产量直接往上跳。

挖油气不只是为了产量,更要扛住保供的责任。塔里木是西气东输的主力气源地,到2024年底,已经累计供气3670亿立方米,占西气东输总量的三分之一,沿线120多个城市都靠它喘气。一到冬天用能高峰,石油人就守在沙漠里不挪窝,西气东输第一站更是实现了7700多天安全供气,成了连接西部和东部的“能源桥梁”。2023年,塔里木油田的油气当量连续五年保持在3000万吨以上,还建成了博孜大北气田这个我国最大的超深凝析气田,年处理能力突破百亿立方米。

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,油田还走“绿色路线”。沙漠公路边上,光伏电站取代了柴油发电机,哈得逊油田成了中国石油首个零化石能源消耗的百万吨级油田,真正实现了“地下采油、地上追光”。4704公里的环塔里木天然气管网,把南疆42个县市都串了起来,让当地实实在在享受到了资源红利。

其实塔里木的宝贝远不止油气。研究发现,这儿的地下水资源相当于10个贝加尔湖,虽然现在因为技术和生态保护没大规模开发,但潜力大得很。还有2.5亿吨的钾盐资源,都是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矿产。未来,油田还要往万米以下钻,2025年争取让超深层油气产量再上一个台阶,还要建千万千瓦级的“沙戈荒”光伏基地,让传统能源和清洁能源搭着伙干。尉犁到且末的沙漠公路通了以后,塔克拉玛干的公路网越来越密,也给资源流动和区域发展添了新动力,塔里木已经从单纯挖油气,变成了综合开发资源的宝地。

“只有荒凉的沙漠,没有荒凉的人生”,一代代石油人凭着这句话,在“死亡之海”里挖出了“希望之海”。当万米深井喷出工业油流的那一刻,不光是技术赢了,更是中国在能源安全路上迈出了结实的一步。人心齐,泰山移,正是这群人的坚守和创新,才让中国能源版图有了这么大的变化。读者平时家里做饭用燃气灶的时候,你们有没有想过,那跳动的蓝色火焰里,可能就藏着来自塔里木盆地万米深处的能量呢?



上一篇:年末开零食店的优势
下一篇:紫金矿业低开背后的三大真相,和你想的不一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