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
美对华大豆出口归零,政府停摆也要征税,大豆战火持续升级!

发布日期:2025-10-10 00:00    点击次数:103

往年九月,美国的农场主们本该沉浸在一年中最踏实的喜悦里。拖拉机驶过一望无际的田野,卷起金色的尘土,每一粒饱满的大豆,都似乎在承诺一个丰厚的冬天。因为他们知道,来自中国的订单,就像季节更替一样,总会准时到来。

可今年的空气里,除了丰收的味道,更多的是一种焦灼与凝重。地头田间的闲聊,不再是讨论收成,而是反复刷新着手机上的新闻。自打五月以来,那个最大的买家——中国,采购量直接挂了零。这在美国官方自1998年开始记录数据以来,可是破天荒的头一遭。

美国大豆协会的负责人拉格兰,把这场危机比作“五级火警”,整个行业都嗅到了恐慌的气息。这不是失去一个客户那么简单,这是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石。随着金黄的大豆堆满谷仓,恐慌正一点点发酵,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绝望。

风水轮流转主客已易位

这盆冷水,终究是自己泼向自己的。风波的源头,得追溯到今年年初。当时美方在几乎拿不出什么真凭实据的情况下,单方面挥舞大棒,对中方加征了所谓的“芬太尼关税”。江湖规矩,有来有往,中方随即对美国大豆加征了10%的关税。

这么一来一回,美国大豆的综合关税瞬间飙升到了23%。而它们在南美的老对手,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,漂洋过海来到中国,关税却仅仅是3%。这场牌局,还没开打,胜负就已经写在了脸上。

其实中方的态度一直很明确。商务部发言人在记者会上说得清清楚楚,美国应该马上取消那些不合理的关税,给双方贸易创造点正常条件。潜台词就是:是你先动的手,解开这个死结的钥匙也在你手里。只要“芬太尼关税”能撤,大豆的事儿,不是不能坐下来谈。

但华盛顿那边,似乎并没把这话听进去。非但没有半点悔改的意思,反而摆出了一副要硬扛到底的架势。

画饼大师与绝望的农场主

市场可没有耐心等人。就在美国政府忙着修墙筑垒的时候,中国的买家们早已把目光洒向了辽阔的南美大陆。地球另一端的巴西,大豆产量正节节攀升,屡创新高。加上中国在当地港口和基建上的多年布局,供应链的稳定性早已非吴下阿蒙。

更有意思的是,阿根廷前不久还神来一笔,暂时取消了粮食出口税,这让它的大豆更具诱惑力。中国买家毫不犹豫,一笔笔巨额订单雪片般飞了过去。这种无缝切换,看得美国同行们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。他们曾不止一次地公开呼吁,希望特朗普政府能放低姿态,让生意回到正轨。

正如明尼苏达州大豆种植协会主席约翰逊所说,农时不等人,就算现在中美双方握手言和,今年的收获季也已经错过了。农业研究公司AgResource的负责人丹·巴斯更是给出了一个冰冷的预测:未来几年,中国只会把美国大豆当成一个“备胎”,一个次要的补充选项。

一条道走到黑

面对国内越来越响亮的抱怨声,特朗普政府也坐不住了。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·哈塞特承认:“我们非常关心中国停止购买我们农产品的事实。”可他们开出的药方,却像是在打太极。

特朗普在白宫对着记者们许诺,他会从加征关税收来的钱里,拿出一部分来补贴农民。他让农民们先忍一忍,说他们只是“暂时会受到伤害”,等关税政策的大棒挥舞起来,他们“最终会发财的”。

农业部长罗林斯则在农业论坛上,对着台下几百名愁容满面的从业者,画着同样的大饼。她坦言具体的援助计划还没谱,但已经在考虑了。她告诉农民们,“到明年,我们真诚地相信……未来再光明不过了。”她甚至开始教导农民,说他们应该去开拓新市场,别总依赖“一个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国家”。

结语

这些空洞的承诺,对那些正站在破产边缘的农民来说,比田里的杂草还没用。堪萨斯农民联盟的负责人尼克·莱文多夫斯基说得更直接:“农民已经等不起了,可这届政府却总在说‘再等等’。”他们要的是今天的订单,而不是虚无缥缈的“明年”。

美国大豆协会主席乔什·加克尔算了一笔账,现在农民们每英亩地就要亏损100到150美元。他们要么割肉卖掉,要么花更多的钱把大豆储存起来,祈祷奇迹发生。最讽刺的是,特朗普政府打算用来补贴农民的钱,正是来自那项让他们陷入绝境的关税。如果不是他的一意孤行,农民们根本不需要任何“救助”。

这一切都表明,白宫丝毫没有鸣金收兵的意思。他们宁愿用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笨拙方式来安抚票仓,也不愿在贸易问题上做出任何让步。甚至有消息传出,即便政府因为预算问题关门大吉,征收关税的工作也绝不会停。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,似乎都没人意识到,他们正沿着一条错误的道路,把自己拖入更深的泥潭。中方已经指明了出路,但美国却选择了继续蒙眼狂奔,只是不知道,这条路还能走多远。



上一篇:氢氧化钙在建材行业的应用与生产适配
下一篇:A股“王座”易主:从“茅台信仰”到“宁王时代”的丰富信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