争冠进入冲刺阶段, 国安却连遭3大致命暴击, 中超冠军基本没戏了
北京国安这波伤病潮来得太要命,直接让争冠大计悬了。
8月2日俱乐部官宣斯帕伊奇韧带撕裂需手术,加上张稀哲肌肉拉伤、吴少聪半月板损伤,三线主力集体进病房。
眼看着积分被申花甩开7分,关键阶段缺兵少将,说到底还是俱乐部医疗体系埋了雷。
职业球队在争冠期出现集中伤病,从来都不是偶然事件。
运动员前叉韧带撕裂的平均恢复周期8-12个月,斯帕伊奇这伤基本宣告赛季报销。
值得注意的数据是,国安近三年因训练强度导致的肌肉损伤占比达37%,比中超平均水准高出9个百分点。
看看人家申花今年启用的德国体能团队,配合GPS追踪系统实时调整训练负荷,核心球员平均缺席天数比国安少了14天。
医疗组连吴少聪的软骨损伤都预估不出准确时间,专业度存疑。
俱乐部引援策略也暴露问题。
斯帕西奇顶着"带刀后卫"名头加盟,可31岁老将的转会体检居然没发现膝盖旧伤?对比上港引进蒋光太时做的3D步态分析,国安医疗评估还停留在血压心率基础检测。更魔幻的是吴少聪6月就出现过膝盖不适,队医硬说是疲劳反应,现在直接搞成结构性损伤。这些操作看着眼熟不?2019赛季国安争冠崩盘,就是奥古斯托带伤硬扛导致状态全无。
现在最现实的补救措施得学英超狼队:立即外聘运动康复专家驻队,对现有球员做全面机能筛查。王刚、李磊这些老将的跑动数据该上智能传感器了,别再凭感觉安排训练。梯队里梁少文、阮奇龙几个年轻人必须顶上,当年鲁能三线作战靠刘洋这些生力军逆袭的案例就摆着。还有半个月转会窗才关,赶紧运作个即插即用的亚洲外援——2016年苏宁在夏窗压哨签洪正好逆转夺冠的作业不会抄?
伤病是足球的一部分,但顶级俱乐部的价值就体现在把意外损失降到最低。国安这赛季投入排中超前三,医疗预算却被爆出同比缩水18%。管理层要是还迷信"咬牙坚持"的土办法,别说今年争冠凉透,怕是要重蹈2021赛季河北华夏幸福主力全伤被迫保级的覆辙。职业足球玩到最后,拼的是整个保障体系的厚度,真不是场上那11个人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