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美和解后,三个小丑窘迫了
很难想象,曾经被许多人视为“全球化典范”的中美贸易战,在韩国的一次会面后,竟然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暂时画上了句号。
美国不仅撤回了今年以来的所有新措施,还主动降低了此前加征的关税10%。
这种变化让不少观察者一时难以适应,毕竟特朗普此前对日韩的态度一向强硬,对中方却屡屡表现出敬畏与殷勤。
风水轮流转,中美之间的博弈一时之间竟然让一些国家陷入了尴尬境地。
其中,最先被推上风口浪尖的是荷兰。
美国在9月29日出台了50%股权穿透规则,直接将被中国闻泰科技100%控股的荷兰安世半导体纳入了制裁名单。
美国的政策刚一落地,荷兰便在9月30日迅速采取行动,试图接管安世半导体。
荷兰的理由是闻泰科技“偷窃”安世的技术,一些观点也随之附和,认为“无风不起浪”。
然而,仔细想想就觉得荒唐:自己控股的企业,怎么会偷自己的技术?
事实证明,安世离开中国根本无法生存,而中国即便没有安世也影响有限。
欧洲受此影响最大的大概还不是荷兰,反倒可能是德国。
毕竟,德国汽车工业高度依赖芯片供应,而安世的供货一旦受阻,整个产业链都要重新洗牌。
中美会谈后,双方都表示要恢复安世对外供货。
可荷兰安世被强行接管后,闻泰科技自然表示抗议。
荷兰经济事务部则坚持认为这一做法合法,CE0的停职也是法院独立调查的结果。
可中美和解后,闻泰科技直接表态,任何恢复安世对外出口的协议,必须以中方CEO恢复职位为前提。
如今,荷兰要想不打自己的脸,恐怕得绞尽脑汁,怎么把之前说的话“圆”回来。
毕竟,中美两大经济体都要求安世恢复供货,荷兰真要一意孤行,恐怕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。
现在的荷兰政府,估计会议室的灯都不敢关,连披萨店和煎饼店的生意都跟着火了。
这种局面下,做美国的敌人危险,做美国的盟友也不见得能得好处。
荷兰在这个局里,成了最尴尬的那一个。
第二个难堪的角色是欧洲。
中美会谈时,全球瞩目,毕竟是两个超级经济体的直接对话。
会谈结果直接影响着许多国家的经济政策,尤其像荷兰这样的“小伙伴”。
但欧洲很快发现,全球格局正在被中美主导,自己却只能做个旁观者。
德国总理默茨在“德国高科技议程”上坦言,欧洲在科技创新上与中美差距明显,如果不能尽快追赶,将长期威胁欧洲的繁荣与安全。
德国和欧洲多年来引以为傲的自由生活方式,似乎也因科技落后而岌岌可危。
德国的焦虑不难理解。
工业4.0的口号喊得震天响,结果却成了“工业0.4”。
核电站、火电站能关的都关了,北溪-2管道也被炸了,却没见德国政府有多少反应。
科技创新需要稳定的能源和产业链支撑,可欧洲在这些方面接连受挫。
默茨在演讲中多次提及技术主权的问题,焦虑之情溢于言表。
欧洲的好日子,自俄乌冲突爆发那天起,似乎已走向拐点。
此时再喊口号,未免有些事倍功半的味道。
其实,欧洲的声音在中美主导的格局中显得愈发微弱。
特朗普在中美会谈时的态度,与对欧洲、日本、韩国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——对后者多是高高在上,而对中方则颇为重视。
欧洲国家在中美两强面前,似乎只剩下呼吁和焦虑。
法国总统马克龙也曾多次表示,欧洲不能让美俄主导国际事务,必须争取自己的话语权。
但现实是,光靠喊话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。
正所谓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,缺乏核心技术,欧洲的科技创新难免“巧妇难为”。
再来看印度。
印度此时的处境,用“左右为难”来形容并不为过。
特朗普此次亚洲之行,与中国达成协议后,又对日韩两国进行了强有力的谈判。
待目的达到后,美国对日韩的关税也有所下调。
反观印度,成为美国征税的“最高档”。
这一轮下来,外资对印度的信心大受打击,资金加速撤离。
据路透社报道,今年以来,外资撤离印度已超过170亿美元,创多年新高。
印度《商业标准报》也直言,全球投资者正以惊人速度撤出印度。
2023年印度外资净流入200亿美元,2024年降至100亿美元,2025年更是锐减至3.5亿美元,形势堪忧。
一开始,印度还以为能在中美博弈间捞点好处。
美国加征关税后,印度一度被视为避险资金的“避风港”。
然而,形势急转直下。
经历与巴基斯坦的冲突后,印度原本在西方国家心中的战略地位大打折扣。
西方曾寄望印度能牵制中国,但现实却是“偷鸡不成蚀把米”,连“老对手”巴基斯坦都没能压住。
西方对印度的期望值迅速降低,特朗普对印度施加压力,不仅要求其减少进口俄罗斯石油,还加征关税。
印度总理莫迪因此未参加此次APEC韩国会议,显然是避开了可能的压力。
与印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。
尽管贸易战打得不可开交,中国吸引外资的步伐依然没有放缓。
新加坡《联合早报》报道,2025年1-9月,日本对华投资同比增长55%,位居首位。
紧随其后的是阿联酋、英国和瑞士。
特朗普虽然口头上让日韩承诺投资美国,但承诺归承诺,实际行动还需时间。
而中国这边,无需多言,外资自然流入。
修炼“内功”,果然还是硬道理。
正所谓“人心齐,泰山移”,靠实力自然能赢得尊重。
总的来看,这场中美和解后的格局变化,让一些曾经的“看客”成了被动的“主角”。
荷兰、欧洲、印度,各自的困境和选择,正如那句老话:“不是不报,时候未到。”风云变幻,局中人各有算盘,谁能笑到最后,还得看真本事。
(免责声明)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