仅剩150国,特朗普狂加关税,首批受害国出现,李在明被迫妥协
首尔街头的韩国司机突然踩下刹车——他的现代汽车因为特朗普新关税,每辆突然贵出3800美元,而这只是第一张多米诺骨牌的开始。
早上七点,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大厦的灯亮得比路灯还早。 工作人员捏着特朗普7月7日发来的那封信来回踱步,信上只有两句话像刀子: “8月1日前没谈拢就收25%关税”,“你们敢报复我就再往税上加码”。
汽车工厂的流水线还在转,但经理们都知道大事不妙。韩国上半年对美国汽车出口暴跌16.8%,现代汽车生产线停了三条,车间组长偷偷告诉工人:
“下个月加班费怕是没了。 ”李在明政府的声明隔天就到了电视台的滚动字幕里: “将解决美国关心的贸易逆差”。 明眼人都看得懂,这话翻译过来就是:“我们认栽”。
日本那边气氛更僵。 东京首相官邸的会议室烟雾缭绕,石破茂把领带扯开半截:“他们居然说汽车关税绝对不能免!
这可是往我们命脉上捅刀! ”日产的工程师连夜改图纸,方向盘真皮换成仿皮,音响喇叭从六个砍到四个,可美国海关的征税单照旧钉在集装箱上。
卡车开进泰国罗勇工业区时带起一片尘土。 这里是韩国轮胎厂的海外基地,车间刚换了新条幅:“赶工美国订单”。
但工头老宋蹲在门口抽烟:“没用,白宫要25%关税时连眼都不眨。 ”他指着仓库里堆积的成品叹气,“每四条胎就有一条等着装船去美国”。
金边制衣厂女工阿玲的缝纫机突然停了。 管理员冲进来大喊:“柬埔寨关税提到36%! 美国订单全飞了! ”
车间瞬间炸了锅,女工们拍着缝纫机尖叫:“我们缝条牛仔裤才赚三毛钱,美国人凭啥加税啊? ”没人能回答她们,只有风扇在空转的流水线上嗡嗡作响。
越南电子厂的吴老板连夜开车去港口。 他指挥工人把准备出口美国的耳机包装拆开,重新贴上“马来西亚制造”标签。 “换个马甲行不行? ”
汗水浸透了他的衬衫,“被抓住要罚200%的税啊! ”叉车在仓库里倒来倒去,像极了全球贸易的滑稽戏。
布鲁塞尔的清晨寒意未消。 欧盟贸易委员刚下飞机就冲记者抖出一句硬话:“我们要让华盛顿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报复。 ”
可转身进门时,他攥公文包的手指关节都发白了——毕竟欧盟27国对美出口占了全部贸易的18%。南非贸易部长的茶杯还温着,美国关税威胁函已经摊在桌上:
整整40%的数字印得又黑又粗。 他忽然抓起话筒打给金砖国家贸易热线:“中国兄弟,你们上次说的本币结算通道还开不开? ”窗外开普敦港的货轮鸣着长笛,像是绝望的呼号。
韩国釜山码头,起重机把最后一批准备输美的起亚轿车塞进船舱。 报关员在单据关税栏重重写下“25%”时,墨水洇透了纸背。
货轮拉响汽笛驶向太平洋的瞬间,岸上有人嘀咕:“今天能发出去,明天呢? 后面可还有150多国在排队啊。 ”
墨西哥海关仓库现在比菜市场还热闹。 中国产的特斯拉零件刚卸货,工人就抄起喷枪抹掉箱面的汉字,改喷西班牙语标记。
经理跺脚催进度:“动作快点! USMCA协定可是咱们的保命符! ”卡车拖着漫天尘土驶向美墨边境,后视镜里能看见工厂烟囱正疯狂冒烟。
日本财务省的打印机彻夜没停。 当经济产业大臣捧着《产业链转移白皮书》冲进首相办公室时,文件上还残留着油墨味。 “
把40%传感器产能搬到中国浙江? ”石破茂看着索尼公司的红色印章沉吟,“总比让美国掐死强吧。 ”
泰国米农开着皮卡撞进农业部门大院。 “大米也被征税了? ”车斗里的稻谷铺得冒尖,后视镜上还挂着特朗普签贸易协定的旧报纸。
官员扒着车窗解释:“25%关税! 一船米要赔五万美金! ”老农猛捶方向盘:“美国人吃我们米的时候咋不说贵? ”
华盛顿的关税大棒在华尔街引发海啸。 交易员盯着福特汽车单日暴跌7%的曲线骂脏话:“钢材税转嫁成本! 每辆车要涨两千美元! ”
股民对着特斯拉飙升的行情图却哭不出来——上海厂供给本土的Model Y正在码头排队装船,可美国本土产的型号库存堆成了山。
李在明在青瓦台会议室扯松领带。 幕僚递上最新议案:“汽车进口配额扩大三倍? ”总统笔尖悬在纸面颤抖。
窗外飘来卡车司机罢工的喇叭声,几片枫叶正砸在刚驶入的黑色凯迪拉克车顶上——那正是美国大使的座驾。
石破茂突然把茶杯墩在桌面:“准备启用那1.13万亿美债持仓。 ”会议室瞬间死寂。 财务大臣嘴唇发抖:“您这是要扔金融核弹? ”窗外东京湾乌云翻涌,太平洋的风暴正在贸易版图上空嘶吼。
#图文打卡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