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俄罗斯远东乱局突发,中国能否成为最大赢家?
有人世界上最难琢磨的三样东西,一个是俄罗斯人的脑袋,第二个是东北的二人转,第三个就属俄远东的未来了。别以为这话是唬人的!来点硬核数据让你服横跨617万平方公里的俄罗斯远东,人口却稀得能吓人一跳,平均每平方公里刚刚1.5个大活人。可别看这地儿冷冷清清,放在中国北方这片阵地上,那可是“龙脉”般的存在。俄乌战争打到今天,西方一轮轮制裁下去,连战斗民族的脸都蹦出皱纹了。要是哪天俄罗斯真扛不住,这旷野般寂寞的远东,是不是就成了“谁能力大谁来分”的大蛋糕?经历了几百年风吹雨打的中国东北,究竟要不要为这一刻未雨绸缪?这可真不是单选题。
说起来荒诞,偏偏有人天天嚷嚷着“俄罗斯大概率要二次解体”,搞得好像历史剧本已经拿到手,就差念台词。好事者还煞有其事地问中国是不是该趁乱收回远东?“收回来就行了?你把那儿当做废弃超市随便捡便宜货呢?”但反过来想,要是真的出现权力真空,谁敢保证美国和日本不会把脑袋伸进这片土地?毕竟在地缘游戏里,哪儿要是乱了,美国人比谁都快,举个“自由与和平”的旗子就来了。东北这头龙的尾巴要是任人拧,那以后咱们能睡安稳觉?一边是历史遗留的隐痛,另一边是看不透的未来。远东,这张随时变脸的牌,谁能打得赢?
咱中国人讲究吃饭别忘了看锅里的米。远东这个锅,里头的米可不少——石油、天然气、金矿、钻石、稀土……管你谁来都得咂摸咂摸。中俄合作的原油管道动不动就上千公里,天然气管道更夸张,八千公里,够你从哈尔滨骑自行车绕地球一圈多。整个黑龙江沿线的绥芬河、黑河、东宁,这些城市如今全是中俄贸易的集散地。可你以为这种命运共同体就稳得像老山头的猫吗?别闹了,昔日苏联解体,乌克兰天然气管道成了俄欧之间的“卡脖子侠”,要是哪天远东各地也兵荒马乱、四分五裂,恐怕咱“一带一路”的火车票都得打折。试问,谁愿意辛辛苦苦修的能源命脉,一转眼成了别人家的把柄?
普通人怎么看?东北的王大爷说了句大实话“俺这儿和俄罗斯人打交道都三十年啦,边界线安生了,活路才稳当。要是俄那头乱成一窝蜂,最遭殃的肯定是咱们!”人话一句,老百姓最怕的,还是自己头顶上的天变色。无人地带,也许风景美如画,但真闹起割据和混乱,最先遭殃的,总是边境的老百姓。前有珍宝岛血的教训,后有自家行情起伏,东北人早学会了啥叫“居安思危”。
表面一切似乎日趋平稳。中俄签了协议,连黑瞎子岛都交回来了,贸易天天有进账,文化交流熙熙攘攘。近期,东北边境看着风吹草低见牛羊,俄罗斯的远东仿佛也在与中国“联姻”。不少网民甚至看好说要是俄方真倒了大霉,中国顺手捡回来远东多美,简直省得像捡到彩票一样。且慢,这话听着咋像天上掉馅饼?
反方的声音可不小。有人提醒“真以为世界是‘捡漏者’的天堂?远东人口密度本身低得眼泪都掉下来,要是一乱,恐怖势力渗透、走私、难民涌入,别说稳当挣钱,咱光防范就能累得跟打地鼠一样。”没错,历史的长镜头告诉我们美日不会放弃“机会”,俄罗斯的旧力量未必甘心,地方势力也不是吃素的。看似平静,实则波涛暗涌。
这局里,连俄罗斯学者都说了远东缺少投资、人口萎缩、地方割据风险高。你说中国要一味地靠“绑定”,经济风险难道就能清零?假如俄政权真的变化,国际条约难道还像现在这么灵?更别说什么“预案”,到时候条约往往成了废纸一张。外交上再友好,事到临头都是各扫门前雪。有人调侃别拿远东当成自家后院,倘若真出事,最“忙”那得是中国!老百姓的钱袋子和安全,敢让赌气话来托底吗?
正当众说纷纭时,有个新闻引爆朋友圈中俄边境“黑河云计算数据中心”启用,这不是普通的数据中心,而是中俄合作走向高科技深水区的“样板间”。你以为俄乌战争只关枪炮和经济制裁?大错特错!新一轮的较量,不止在石油、天然气这些传统命脉,连数据、科技、金融结算都成了中俄的核心纽带。人民币—卢布的结算比例大幅提升,远东的经济命脉,已经和中国绑得像一根麻花,盘根错节。但别高兴太早,这个“二人转”越转越快,万一有人摔跟头,手里拎的可是你家的电费、气费和出厂价。
美国、日韩眼巴巴地等着天亮抢座,昨天阿富汗权力真空的场景还历历在目。你敢保证远东每一秒都不出新状况?老外管事起来,名义一个比一个高大上,但目的八成只有一个字抢!而远东的区位摆在那里,资源、能源、数据、管道……哪一样不是肥肉?还有“反恐”、“人道主义”、“国际秩序”这些万能钥匙。之前炒得沸沸扬扬的“一带一路”项目要是真被截断,经济损失怕是比家里失火都难补救。枪炮声一响,企业家睡不着,普通人也得盘算盘算明天的油盐钱。
更可怕的是远东地方一旦割据,绑起票来都分不清是土匪还是“自治武装”。你还能指望中俄协议?还是信了“自家的美元卡”?边防压力陡然升级,走私、难民、恐怖组织一窝蜂而至。中国为啥这么积极地在远东搞基础设“交”,通道、人文交流、投资?还不是为了有朝一日出事时,咱的话语权多份筹码?这才叫为难而上的大国担当——不怕一万只怕万一。
你以为把“预案”做精做细,前人栽树后人乘凉,风调雨顺?哪里有这么省心的事。远东的格局,变数本身就是主旋律。即便眼前看起来山高水长,中俄线路畅通,边贸热热闹闹,可万一哪一天,莫斯科政坛一场地震,谁来买单?“政治风险”条款虽好,真碰上断崖式变化,能管得住地方豪强吗?到那时国际法可比东北大炕还不靠谱,外部势力一哄而上,谈判桌上的筹码就变成了现实刀枪的较量。
有人说中国投资多点、交流深点,远东地方就“一心一意拥抱中国”?这么想得掂量一下人心的分量。微博上就有博主讥讽“靠合作绑架安全,和把手机锁在抽屉里防偷有啥区别?”而普通人更担心的是,边境管理压力骤增,东北的“反恐”开销直线上涨,谁愿意自家小日子天天笼罩阴影下?
再看周边,日韩的军事基地眼疾手快,美国要是插上一脚,东北这把火会不会越烧越大?大家都把安全感寄托给“合作红利”,殊不知风向一变,红利转瞬即逝。资源归谁、通道归谁、市场归谁,每一项都很刺眼,你以为大家会为你让步?本来边界就敏感,经济、安全、人文、法理几重矛盾夹杂在一起,远东这盘棋,复杂得像《三体》的剧情。别说全国人大,恐怕连黑龙江大叔都只能长叹一声这世界变得太快,咱实在有点招架不住。
我这人吧,最佩服的就是那些把远东当自家后院、遇事就想收回来的人。真要按这思路算账,东北此刻就该东边盯日本,北边瞄阿拉斯加,哪天午睡都得揣个枕头怕打草惊蛇!咱中国不是野蛮扩张大户,分分钟就想“抄家伙”收地盘,谁能保证后院失火不带着正厅烧烤?还真以为“邻居一得病咱就能长寿”?要真有谁能单手擎天把远东一锅端,您那不是战略高手,是漫威里的超级英雄!
“中俄合作绑得越多越紧,风险就越小”这话听着特顺耳。可现实里,天底下没什么保险锁,只防小偷不防贼。今天你是朋友,明天恼了算账,大国关系比初恋还难把握。小编就佩服那些一句“收回来”就能化解千年恩怨的大佬,要是真有这本事,请务必带我飞!
假如有一天俄罗斯真的“二次解体”,远东地区乱成一锅粥,你真觉得中国能心想事成当“完美接盘侠”吗?美国、日本等国会老实待在家里喝茶看热闹?那些相信“合作就能抵御一切风险”的朋友,是不是低估了大国博弈的底牌,还是高估了人心的温度?你怎么欢迎下方评论席开杠——到底是未雨绸缪的务实派赢,还是“一夜暴富”的幻想派香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