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女排历史上只有朱婷和张常宁30岁仍保持顶尖实力,郎平等早在26、27岁就退出了舞台,李盈莹更是25岁就难以为继
这几天真的是,手机拿在手上就没放下过,刷到女排这个话题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。怎么就有人能把话说得这么不负责任,什么叫“25岁就难以为继”?我看完都想笑出声,又觉得有点心酸。
话说回来,中国女排的历史上,能打到三十岁还保持顶尖水平的,确实少之又少。大家张口就提朱婷、张常宁,说她们是“天花板”,好像郎导她们早早退役就是实力不济一样,这完全是在偷换概念。
我随手翻了翻,郎平指导1986年就宣布退役了,当时她确实只有26岁。可那是她经历了多少伤病,做了多少手术的结果。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,女排夺冠,那份辉煌现在想起来还让人热血沸腾。她身体受损的程度,不是后来人能轻易体会的,当时医疗条件也有限。
还有人说什么李盈莹25岁“难以为继”,我简直要气笑了。2023年女排联赛,天津女排不照样拿下了冠军吗?李盈莹作为核心队员,表现一直很稳定。说这种话的人,是真没看过球还是选择性失忆?
我记得2022年女排世锦赛,李盈莹作为中国女排的得分王,小组赛对阵巴西、意大利这些强队,她的进攻端数据亮眼得很,好几场都是全队最高,甚至赛后国际排联官网还专门提到了她的出色表现,称她是“冉冉升起的新星”。这要是不算顶尖,那什么才算?
有些球迷,总喜欢把自己的偶像无限拔高,然后踩一捧一。就好像中国女排只能有一个英雄,容不下第二个。我觉得这种心态特别奇怪,难道我们不是希望中国女排越来越好,人才辈出吗?
就拿朱婷来说,她当然是世界级的巨星,这一点毫无疑问。2016年里约奥运会,她带领中国女排拿下金牌,那年的MVP也实至名归,国际排联的官方统计里,她的进攻效率一直是世界顶尖。这些数据和荣誉都摆在那里,谁都不能否认。
但张常宁,她这些年也挺不容易的。伤病反复,能坚持到重新回到赛场,在江苏队继续打球,这本身就是一种毅力。她打过副攻,打过接应,后来主攻位置也打得有声有色,全能型球员在国内本来就稀缺。
有人说张常宁跟朱婷不是一个档次,这话说的就有点没劲了。竞技体育,每个运动员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位置。就像足球场上,你不能拿一个前锋去跟一个守门员比射门多寡,对吧?
还说什么东奥全强和公关珊的“骚操作”,导致“人为推李盈莹上位”,这真是典型的阴谋论。我倒觉得,当时奥运会备战和比赛过程中,教练组的排兵布阵肯定有他们的考虑,运动员上场,那也是拼尽全力。
更何况,李盈莹作为年轻队员,在奥运会上承担了那么多压力,那份稚嫩和不甘,谁看了不心疼?中国女排在奥运资格赛上没出线,那是全队的问题,把锅全甩给一个年轻队员,这不是典型的“背锅侠”吗?
现在网上这种声音,动不动就“史上最差核心主攻”,这种帽子扣下来,真的是一点口德都没有。运动员为了国家荣誉,在场上流血流汗,我们作为观众,最起码的尊重还是要给的吧。
谁的职业生涯没有高潮低谷,谁又敢保证自己永远不受伤,永远在巅峰?运动员也是人,不是机器。我们喜欢朱婷,喜欢张常宁,也喜欢李盈莹,是因为她们代表着中国女排的精神,那种拼搏到底的劲儿。
所以,别再把她们拿出来各种比较,各种“开除”了。与其在网上当键盘侠,不如多关注她们的比赛,给她们多一些掌声和鼓励。你觉得呢?
声明:本文素材都是来源真实素材的原创,内容 90% 以上基于自己原创,少量素材借助 AI辅助。所有内容都经过自己严格审核和复核,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