恒盛娱乐介绍

靠特朗普关税“续航”?CBO浇冷水:美国未来赤字或增4.1万亿

发布日期:2025-11-20 14:14    点击次数:183

靠特朗普关税“续航”?CBO浇冷水:美国未来赤字或增4.1万亿

说到美国财政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“全球最强”,但最近这几年的账本摊开来看,可一点都不乐观。

特朗普掏出的关税这张牌,刚开始让一些人觉得美国找到“生财之道”了——一年能收进三千亿美元,听着确实让人眼前一亮。

财政部的公告也不吝喜色,甚至有声音鼓吹说关税能救美国财政,给国债还点利息。

但只要细细一算,这点收入在巨大的债务窟窿面前,连个水花都难溅起来。

美国今年光是国债利息就得付超过1.3万亿美元,平均每个月利息开支都得一千亿上下。

你要说靠关税“回血”,那顶多算是杯水车薪。

财政部发布的2025财年预算赤字大约是1.8万亿,比去年少了四十多亿,看着像是好消息,但放在38万亿的国债规模面前,还是天方夜谭。

而且国债还在飞涨,利息支出也越来越吓人。

关税能给财政带点快钱,也许能让账本稍微好看一点,但根本挡不住债务雪球越滚越大。

表面上看,关税收入确实有进步。

财政部强调2025年关税差不多能收三千亿,2026年可能还更多。

可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(CBO)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却直接泼冷水。

CBO算了一笔新账,国会刚通过的“大而美”法案,会让未来赤字再增加4.1万亿。

IMF更是警告,到2030年,公共债务占GDP的比率要冲到143%,比现在还高出一大截。

甚至如果利率再飙一点,光是利息一年都能把财政压垮。

更头疼的是,关税带来的副作用一点也不小。

你增加关税,人家也不是吃素的。

今年美国和加拿大的贸易冲突就是典型例子。

特朗普今年2月又给加拿大进口商品加了25%的关税,油气资源加10%,3月又给钢铝提到25%。

加拿大马上还击,对美国近三百亿加元的商品反征税,直接告到世贸组织。

7月,美国又把加拿大关税拉到35%,加拿大取消了部分报复性关税,但汽车、钢铝这些领域的火药味始终没散,两国的贸易关系变得一团糟。

别以为关税就是“别人买单”,最后埋单的其实还是美国普通人。

进口商成本涨了,最终转嫁到消费者头上。

买个家电、换个车,价格比以前更高,尤其是低收入家庭,压力更大。

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,2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才15万出头,低于市场预期,失业率也涨到4.1%。

物价上涨、就业承压,关税带来的“好处”其实是给大家添堵。

最麻烦的还是那个死循环:财政赤字越来越大,只能不断发新国债,利息开支暴增,为了还利息又得借更多钱,这样循环下去,财政就像在沙滩上修房子,一遇风浪就摇晃。

特朗普甚至喊出口号,要用关税替代所得税,说美国会更富。

但经济学家算过,如果真要用关税填补2万亿美元的所得税缺口,关税税率得涨到近70%,还得保证进口量不掉,这根本不现实。

美国民众不是傻子,进口商品价格一涨,日常消费压力瞬间翻倍,谁还敢说关税能让大家都富起来?

其实美国财政问题不是靠关税能解决的。

这种短期手段只会掩盖问题,治标不治本。

真正要改变现状,还是得靠长期改革,比如对福利、医疗这种大头支出做精细化调整,推动产业转型升级,拉大税基,把经济蛋糕做大。

同时还得把债务管好,让投资者有信心,才能降低利息负担。

如果只盯着关税这点快钱,不去碰结构性问题,那财政风险只会越来越大。

关税挣三千亿,看着挺香,其实只是给财政临时止止血,根本救不了债务危机。

说到底,国家的财政健康还是得靠可持续发展,靠合理的制度安排。

贸易壁垒和临时收入只是饮鸩止渴。

美国这场债务“慢性病”,需要下大力气、找准方向慢慢治,不能奢望某位总统一个政策就能一夜翻盘。

这其实也是世界各国都该思考的道理——短期救急不如长远改革,只有这样,才能真正跳出债务循环的死胡同。



上一篇:成都到日本物流
下一篇:物流周转 “好帮手”:塑料托盘的 5 大核心优势,你了解多少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