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买40架?9月17日,巴基斯坦总统访问成飞,与歼-10C合影点赞
再买40架?巴基斯坦总统访问成飞,与歼-10C合影点赞
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把半个身子探出歼10C座舱时,成飞基地的光学追踪镜头瞬间捕捉到他竖起的大拇指。
这个简单的肢体语言在南亚次大陆掀起的波澜,远比印度洋上的飓风更猛烈。
这是十八年来首次有外国元首直插中国军工企业的核心腹地。
二零零六年穆沙拉夫在成飞基地的脚印还没褪色,巴基斯坦空军就接走了首架枭龙战斗机。
历史总是重复上演,但这次扎尔达里抚摸着歼10C的数字化座舱盖,眼神比当年更炽热。
巴基斯坦人太清楚此刻站在怎样关键的命运节点,他们现役的三百架战机里,中国造战机数量已飙升至八成,这个数字还在随着每场空战更新。
今年五月二十七日六比零的空中绞杀战,把印度空军的阵风战机拽下了神坛。
当歼10C的霹雳15导弹撕开印军电子干扰云层时,六朵火球在克什米尔夜空绽放的画面,让巴基斯坦飞行员把新锐战机的性能榨出火花。
这种近身肉搏式的对抗容不得半点虚假,歼10C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硬生生在八十公里外就锁死阵风战机的信号,像铁钳夹核桃般碾碎了对手的电子屏障。
印度的应对显得既笨拙又疯狂。
他们甩出151架阵风的超大军购单,妄图用数量对冲质量的致命劣势。
可波音787机头大小的雷达孔径注定是阵风战机的先天缺陷,法国人自吹自擂的电子战系统在成都造的频谱干扰器面前,活像举着竹竿对抗激光剑。
更讽刺的是,当巴基斯坦飞行员已经开始习惯语音指令操控武器系统时,印度人还在为阵风是否要加装汉字界面吵作一团。
扎尔达里此行绝非走马观花。
二十架歼10C撑起的空中防线就像绷紧的橡皮筋,对面印度人正疯狂撕扯这条警戒线。
四个月前巴方社交媒体曾短暂浮现采购歼35的躁动,旋即又像泡沫般消散。
明眼人都懂:五代机固然强悍,但价格标签后面跟着的零多到能让伊斯兰堡的财政部长当场昏厥。
更何况,对付眼下张牙舞爪的151架阵风,根本不需要搬出镇国神器。
歼10C正在书写国际军贸史的新规则。
它不需要堆砌华而不实的六代机概念,不用像印度那样砸重金跪求外国授权生产。
成都西郊厂房里流淌出的每一架新战机,出厂时系统版本都比前序机型更新六个迭代,这种恐怖的技术进化速度,让法国达索公司连专利文件都来不及修改就得重新写操作手册。
当印度总理莫迪还在头疼军费窟窿怎么填时,中巴这对铁哥们已经搭建起军备竞赛的立体防御网。
歼10C不追求碾压性代差,却在每个技术节点都精准卡位:雷达多出三十公里探测距离,导弹射程延伸十五公里,电子对抗强度提升二十个分贝。
这些冷冰冰的数字组合起来,就是战场上六比零的血火证明。
巴基斯坦空军的算盘打得山响。
再砸四十架歼10C组两个满编中队,就能把印度阵风机群拖入绝望的消耗战。
每一架新入列的歼10C都像钢针刺破气球,在印度人拼凑的所谓空中优势上戳出密集漏洞。
这不是简单的军火买卖,而是用中国智造重塑南亚天平的战略手术。
夜幕降临时,成飞基地跑道尽头又亮起导航灯。
巴总统专机腾空的瞬间,地勤人员看见跑道边停着的歼10C正在滑向机库,机翼上反射的月光与印度洋的波涛连成一片。
这片钢铁羽翼守护的不仅是巴基斯坦领空,更是在南亚次大陆钉下枚枚定海神针。
当新德里还在用天价外汇续写法式浪漫时,伊斯兰堡已经攥紧了改写空战规则的密钥,这钥匙的密码,叫做中国制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