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国国会议员携手,要给“反韩势力”一点教训
#热点观察家#
法律还没正式出台,韩国的法官怎么就敢拿着草案来判案了?这事儿听着就挺玄乎的,但它就这么真实地发生在首尔。
一个在建国大学中国小吃街带头闹事的人,就这么被法官指着一份还没生效的文件,给判了六个月,缓刑一年。这一下,整个韩国社会都炸了锅,大家都在琢磨,这风向是不是要彻底变了。
其实这事儿不是没来由的。往前倒几个月,首尔街头的气氛就已经不太对劲了。
先是一个韩国小伙,不知道是脑子一热还是想当网红,居然穿着美国队长的紧身衣,大白天就去爬中国大使馆的墙,说是要送个“惊喜”,结果惊喜没送到,自己先进去了,法院判了他一年半。这事儿在网上被当成笑话传了很久。
但后面的事就笑不出来了。没过多久,一群自称是尹锡悦铁杆粉丝的人,举着“选举造假”的旗子,浩浩荡荡地冲到明洞。他们不去找政府,反而专门堵着中国游客骂,话脏到什么程度呢?
就是那种视频网站都得全程“哔”声处理的水平。这帮人骂爽了,又转战到建国大学附近的中国美食街,对着中国店员和留学生接着输出,搞得乌烟瘴气。
最离谱的是开天节那天,有人直接在集会上拿着大喇叭喊“中国人滚出去”。现场视频被人拍下来传到X上,播放量跟坐了火箭一样,蹭蹭就破了百万。这下,事情彻底闹大了,已经不是小打小闹,而是演变成了一场针对特定群体的公开挑衅。
韩国政府那边终于坐不住了。总统尹锡悦在国务会议上发了火,说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韩国的国家形象。总理韩德洙也跟着表态,要求各个部门必须依法办事,谁搞歧视就严惩谁。高层一发话,下面的人自然不敢怠慢。
几乎是同一时间,中国这边的反应也来了。中国驻韩大使馆发了一份声明,措辞相当严厉,直接点名了那些在明洞、大林洞搞事的极右翼团体,还提醒在韩国的中国人,出门在外要多加小心。
后来在中韩两国高层的视频通话里,中方把话挑得更明了:想好好合作发展,那就得先把你们自己家院子里的这些杂草清理干净。
外交压力和内部压力一起来,韩国政坛必须得拿出点实际行动。于是,共同民主党的议员梁富南,联合了其他十来个议员,搞出了一个大动作——正式向国会提交了《刑法》修正案。
这份修正案的内容,可以说是相当劲爆。它直接规定,如果公开发表煽动或歧视特定国家、民族、种族的言论,最高可以判五年有期徒刑,外加一千万韩元的罚款。这消息一出来,别说那些反华的人傻眼了,就连普通韩国民众都觉得有点懵。
韩国的网上论坛直接就吵翻了天。有人发帖问:“那以后骂美国爹是不是也得判五年?”下面马上有人回复:“骂我们自己总统才判三年,骂个外国人倒要判五年,这账算得不对吧?”还有人干脆把提案议员梁富南的照片做成了表情包,配文是“想出名想疯了”。
执政的国民力量党那边当然是强烈反对,他们认为这法案开了一个危险的口子,会严重扼杀言论自由,以后大家说话前都得掂量掂量。
但在野党这边态度很坚决,认为整治仇恨言论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必要手段。双方在国会吵得不可开交,法案就这么躺在流程里,等着下一步的激烈辩论。
据说,这个法案在起草的时候,还参考了德国的《反纳粹法》。但有法律专家指出,德国那个法案主要是针对历史上的特定群体——犹太人,而韩国这个修正案直接把范围扩大到了“国家、民族、种族”,这个定义就太模糊了。
首尔大学一位法学院的教授在直播里直言不讳地说:“这法条写得跟我的学生作业似的,漏洞百出。”比如,朝鲜族算不算?一个韩裔美国人如果在韩国骂了人,到底抓不抓?这些都是问题。
法案还没落地,它带来的连锁反应已经开始在韩国社会蔓延了。首尔警察厅悄悄加强了在明洞、弘大这些中国游客聚集区的警力部署,那些会说中文的旅游警察,巡逻的频率明显高了。这意思很明白,就是要在法律生效前,先用实际行动震慑一下那些想在街头闹事的人。
更魔幻的景象出现在民间。在首尔的光化门广场,有个韩国大爷举着一块“我爱中国”的牌子站着,结果被一个路过的大妈劈头盖脸泼了一杯咖啡。大爷一边擦脸一边喊:“我是为了退休金!”
原来,韩国政府为了鼓励大家举报歧视言论,设置了奖金。这位大爷可能是想赚点外快,结果没想到碰上了硬茬。这事儿的视频在中韩两国都火了,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一个笑谈。
在韩的中国留学生感受到的变化就更直接了。庆熙大学有个读博的中国学生说,他前几天去吃烤肉,隔壁桌的几个韩国人本来聊得好好的,一看到他,立马就切换成了英语,好像生怕被他录音当成证据。
东国大学的韩国学生更夸张,据说他们私下里建了个聊天群,叫“谨言慎行群”,每天在里面更新“今日敏感词”,像“泡菜”、“韩服”这些词都上了榜,谁要是在公开场合提了,就得请全宿舍的人喝咖啡。
这股风潮背后,经济账其实算得最清楚。有机构统计过,光是2024年,中国游客预计就能给韩国带来超过1.8万亿韩元的收入。要是这股反华情绪真把游客都吓跑了,那济州岛的免税店、首尔的化妆品店,估计得第一个哭出声来。
韩国的文化体育观光部部长甚至连夜拍了个视频,用不太标准的中文对着镜头说“韩国欢迎您”,结果弹幕里飘满了“先管管你们自己人吧”。
现在,所有压力都给到了韩国国会。据说反对党那边准备了一百多条修正意见,光是“民族”这个词的定义就写了三页纸。
有记者在国会门口堵住了提案的梁富南议员,追问他对争议怎么看,这位议员一脸尴尬地笑着说:“我只是个提议的,你们别骂我啊。”这个画面被传到外网,又成了一个新的梗。
首尔的空气,确实因为这一纸法案变得不一样了。一个最近去东大门买衣服的中国朋友说,那里的店员突然变得热情得有点不正常,不仅主动打折,结账时还用中文连说了好几遍“谢谢”,搞得她都有点不知所措了。
这阵风到底会刮多久,谁也说不准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