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展示

天美最“任性”的新作?整个项目推倒重来,首秀就想当王炸?

发布日期:2025-11-23 14:11    点击次数:145

讲真,在游戏圈,给一个日活过亿的超级IP做新游戏,听起来像是一道送分题。

就像你爸是世界首富,让你去创业,失败的概率是不是比普通人低得多?

毕竟,《王者荣耀》这个IP,国服DAU干到1.39亿,全球月活2.6亿,随便漏点用户出来,都够一个新游戏吃饱喝足,甚至打个嗝。

所以当天美在王者十周年,把《王者万象棋》这盘菜端上来的时候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:哦,自走棋啊,《王者模拟战》威力加强版?

懂了,换皮,圈钱,常规操作。

毕竟,有《金铲铲之战》这座大山在前,有自家《王者模拟战》的用户基础在后,做一个王者版的自走棋,缝缝补补,躺着收租,这剧本闭着眼都能写出来。

但魔幻的是,天美好像没打算走这条舒服的路。

他们把一开始那个更接近传统自走棋的版本,直接掀了桌子,推倒重做。

这就很奇怪了。

在一个已经有成熟头部产品的赛道里,你不去抄作业,反而要自己重新发明轮子,还要顶着“王者IP”这个光环,这到底是自信,还是自寻死路?

说真的,这事儿就离谱。顶着IP做游戏,难度从来不是降低了,而是被放大了无数倍。

这就像给皇太子做饭,你用山珍海味,他说吃腻了;你用家常小菜,他说你不上心。

你战战兢兢端上一盘新菜,八百个御膳房的老师傅在旁边盯着你,亿万个食客拿着放大镜审视,稍微有点不对,口水就能把你淹死。

《王者万象棋》面对的就是这种地狱级开局。

一方面,传统自走棋那套“高玩天堂,新手火葬场”的玩法,根本不适合王者IP那庞大的泛用户群体。

一个新手想搞明白海克斯、羁绊、连胜连败、D牌节奏,没个百八十局的毒打根本入不了门,这学习成本比考驾照还高,谁受得了?

另一方面,前面有《金铲铲》这座珠峰杵着,你如果只是做个王者版的爬山游戏,那存在的意义是什么?

玩家为什么不直接在《王者荣耀》里玩“模拟战”?

人家还不要钱,不占手机内存。

所以,天美的选择题其实是:要么做一个平庸的、注定被遗忘的换皮怪,要么就得革了自走棋的命。

从嘉年华的试玩来看,他们选了后者。

我当时就一个想法:这也能行?

1

说《万象棋》革了自走棋的命,可能有点夸张,但它确实把自走棋的底层逻辑给换了。

它长得像自走棋,但骨子里,更像是一个披着自走棋外衣的肉鸽策略卡牌。

一切的不同,从“棋手”开始。

传统自走棋,你就是个上帝视角的工具人,负责发牌、理财、看戏。

但《万象棋》里的棋手,比如阿离、梦奇,他们不是皮肤,而是你的“外挂”。

每个棋手都有专属技能,贯穿全局。

比如梦奇的技能是让你在两个阵营里选一个,然后花能量就能直接拿这个阵营的牌。

这是什么概念?

这相当于你在打德州扑克的时候,可以直接告诉荷官:“哥们,给我发黑桃。”

它直接把传统自走棋里最恶心人的“随机性”给干掉了一大半。

玩过《金铲铲》的都懂,天胡开局,结果后面来的海克斯全是垃圾,一套阵容憋到死都凑不齐,那种挫败感能让人当场卸载游戏。

而《万象棋》把构筑的核心放在了棋手身上,你选了什么棋手,就等于定下了一个大致的策略方向。

新手可以选简单粗暴的棋手无脑爽,高玩可以选操作复杂的棋手秀上限。

这操作真的、真的很重要。

它把练习成本从“背诵所有海克斯和羁绊组合”降低到了“玩明白几个自己喜欢的棋手”。

这门槛,直接从珠穆朗玛峰降到了你家门口的马路牙子。

2

更骚的操作,在棋子养成上。

《万象棋》直接把自走棋最经典的“三合一”升星系统给扔了。

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可以无限升级的等级系统。

对,你没看错,无限升级。目前版本上限是999级。

棋子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升级,等级高了不仅属性爆炸,到了10级、40级、100级,技能还会进化,解锁新形态。

吕布升到100级,直接现场给你表演一个真伤附魔加天魔降临。

这玩法逻辑就全变了。

传统自走棋是横向发展的“集邮”游戏,核心是凑羁绊、凑人口,凑齐七龙珠召唤神龙。

而《万象棋》是纵向发展的“养成”游戏,核心是把所有资源都灌给一个大哥,让他从一个超级兵成长为一拳打爆地球的超人。

为了实现这个目的,游戏还删了阵营羁绊,加入了大量的“效果卡”。

这些卡片的效果非常直接:给你的棋子加经验、转移等级、复制英雄……本质上,你不是在下棋,你是在“打牌”。

整个对局,就是围绕着你的主C,通过棋子间的技能联动和不断打出效果卡,让他疯狂升级。

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,《万zhang象棋》的“皮”是自走棋,但它的“骨”是《炉石传说》的酒馆战棋,是《月圆之夜》那样的DBG(牌库构筑游戏)。

它根本就没想在传统自走棋的赛道里卷,而是另开了一条路,一条“动脑但绝不烧脑”的爽游之路。

3

那么问题来了,这么一通爆改,玩起来到底爽不爽?

我的结论是:在简单的基础上,做出了极致的爽感。

传统自走棋为什么累?

因为运营太复杂。

连胜还是连败?

什么时候D牌?

装备给谁?

每一步都像在解一道高数题,一步错,步步错。

(插一句,多少新手就是死在算不清利息上的。

《万象棋》直接把这些复杂的运营系统全砍了。

什么连胜连败奖励、公共牌库、复杂的装备合成……统统没有。

你的所有操作,目标都极其明确:让我的主C变得更强!

这种体验上的减负是颠覆性的。

它带来的爽感反馈,也比传统自走棋来得更密集、更即时。

传统自走棋的爽点是延迟的,你得苦心运营一整局,在最后决赛圈阵容大成、三星神装的那一刻,才能体会到一波高潮。

而《万象棋》的爽,是贯穿全程的。

可能只是一个回合,你的主C靠着技能联动,在战斗中连升好几级,战斗力飙升;可能只是备战阶段,你打出几张效果卡,主C等级瞬间突破100,解锁了毁天灭地的新技能。

这种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强的感觉,这种“一力降十会”的数值膨胀感,带来的爽快程度,甚至比传统自走棋阵容成型时还要强烈。

这是一种更符合手游碎片化时间的“即时正反馈”设计。

它不需要你深思熟虑,只需要你享受当下。

而且,王者IP的融入也做得非常自洽。

局外的棋手是Q版萌化的,局内的棋子用的是原皮,技能也基本符合玩家认知。

你看到虞姬,就知道是射手;看到吕布,就知道他要跳大。

这种天然的低认知门槛,对于一个拥有亿级用户的IP来说,至关重要。

结语

回到最初的问题,《万象棋》凭什么这么“大胆”?

在试玩之前,我以为它的底气是《王者荣耀》的IP。

在试玩之后,我发现它的底气,是它压根就没想做一款传统意义上的自走棋。

它看透了自走棋品类“高门槛”和“延迟爽感”的痛点,然后用策略卡牌的“低门槛”和“即时爽感”逻辑,对它进行了一次外科手术式的改造。

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玩法迭代了,这是一种玩法自信。

天美很清楚,对于王者这个体量的IP来说,做一款“还不错”的换皮游戏,就是最大的失败。

玩家们见多识广,口味刁钻,简单的复制粘贴只会招来嘲讽。

只有拿出真正有新意、能解决老痛点、并且玩起来足够爽的东西,才能让这群最挑剔的用户心甘情愿地买单。

《万象棋》能不能成为下一个爆款,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。但它至少证明了一件事:

就算背靠着一座金山,想要挖出新的矿脉,也得用新的钻头。

甚至,得有把整座山都炸掉重来的勇气。

讲白了,不就是那点事儿么。



上一篇:66岁倪萍节目自曝:下辈子,不想有家庭,也不想找爱人
下一篇:《最强祖师》2025终极氪金攻略:从零氪到万氪,这样玩才能效益最大化!附有隐藏兑换码20000*灵玉+3000*招募令速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