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展示

王一博的"斜杠"新战场: 被人说成不务正业

发布日期:2025-08-09 10:32    点击次数:91

红牛官微正式揭晓王一博成为其首位"首席代言人"的消息。预热期里,#王一博 博斗者#话题阅读量破亿,评论区却藏着微妙的分野——有人为"赛博复活甲"的二创玩梗狂欢,也有人翻出他近两年的作品清单,轻声问:"最近好像没怎么见他拍戏了?"

这场代言背后,是顶流艺人身份的又一次显性转向。从《陈情令》里鲜衣怒马的蓝忘机,到《风起洛阳》中隐忍的百里弘毅,王一博的影视角色曾是他打开大众认知的钥匙。

但近三年,他的行程表上,赛车场的轮胎摩擦声、攀岩墙的岩点脆响、摩托车的引擎轰鸣,正逐渐盖过片场的打板声。

他手握着职业赛车手的执照,是中国内地首位拿到国际汽联认证赛车驾照的艺人;攀岩纪录片《向岩而生》8月12日上线,片中他攀爬垂直岩壁的身影被粉丝称为"比任何打戏都燃";而此次与天丝红牛的合作,更将他的"极限运动家"标签焊死。

品牌用"博弈家""博物者"定义其多维身份,三款代言产品包装上,"天丝"标识与他戴头盔的照片并列,仿佛在宣告: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明星代言,而是"同类人的双向选择"。

舆论场的分歧正在于此。支持者认为,"多栖发展是顶流的生存法则",赛车、攀岩等爱好本就是他性格的自然延伸;但质疑声也不绝于耳:"《有翡》后就没见他担纲主演,资源是不是跑偏了?"更有网友翻出他早年采访:"以前说想拿影帝,现在好像更爱晒赛车奖杯。"

这种争议本质上是大众对"偶像边界"的认知碰撞。在粉丝看来,王一博的每一次跨界都是"打破刻板印象"的勇敢尝试——当红牛试图撕掉专属标签,需要的正是他这种既能驾驭舞台又能征服赛道的"多面体";而在部分观众眼中,演员的核心终究是作品,当镜头外的极限运动占据更多公共讨论空间,"不务正业"的质疑便难以避免。

或许对于王一博而言,这并非"选择题",而是"加法题"。赛车服与戏服在他衣橱里并行,摩托车的轰鸣与片场的台词声在他生活里交织。

正如红牛此次营销的精妙之处:借他的"斜杠"身份,完成品牌从"功能饮料"到"探索精神"的升级;而他也在借商业合作的势能,将自己的兴趣爱好打磨成更清晰的个人符号。

至于"不务正业"的标签?或许当他在赛道上冲过终点线时,在攀岩壁上抓住最后一个岩点时,那些关于"演员"的焦虑,早已被风声与心跳声稀释。

毕竟,对现在的王一博来说,人生不只有剧本,还有更广阔的赛场与山崖——而这也正是顶流最迷人的地方:他们永远在突破,永远在定义新的可能。



上一篇:《歌手2025》第13期, 歌王之战总决赛
下一篇:没有了